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聚焦“三项”创新为黔东南高质量发展添动力——激发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新动能,助推全州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1-18 16:50:34

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州委编办主动作为,围绕“四新”抓“四化”,在中央明确规定的“严控机构个数;编制总量控制在2012年底基数内,只减不增”这样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变“行不行”为“如何行”、“如何通”、“如何顺”,破解开发区职能定位不准、乡镇基层治理不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编等诸多难题,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三剂药方”规范开发区管理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瘦身—机构化繁为简,轻装上阵。黔东南州先后设立了30多个开发区管理机构,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与开发区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黔东南州结合实际制定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实施方案,对全州开发区管理机构进行清理规范和优化整合。推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将规模小、入园企业少的开发区并入规模较大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实行同质融合,在同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职责有交叉、重叠的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进行整合;破除体制积弊,撤销名不副实机构、空壳机构规范后,原有的31个开发区管理机构规范为17个,精简41.18%。

健体—政区理顺职能,聚焦主责主业。一是合理确定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根据开发区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开发区职能,强化经济管理职能,突做好企业投资服务工作,将各开发区管理机构原承担的征地拆迁、城镇建设等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交由属地政府承担,确保开发区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解决开发区“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二是精干内部架构。按照精简高效、服务企业的原则,聚焦开发区功能定位,开发区内设机构设置为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股)、招商引资局(股)、企业服务局(股)形成“政策研究+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服务保障”组织架构。规范后,17个开发区管理机构内设机构减少了64.89%。三是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保障开发区健康运行,创新在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立纪检监察工委,配备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同时,在所属事业单位设立了纪检监察保障服务机构,并明确3名事业编制专用于纪检监察保障服务工作,强化政治监督,让纪律带上“电”,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强身—队伍科学管理,激发干事激情。针对开发区长期混编混岗的问题,在行政编制枯竭的情况下,加大盘活的力度,全州统筹调剂160多名行政编制,注入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实现政事分开、职责归位、管办分离。为开发区发展引进大数据、大健康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人才交流力度,把一批懂工业、懂经济的干部交流到开发区重要岗位,有效激发了开发区干部队伍活力。同时,各开发区内部实行竞聘上岗,健全考核机制,深层次激发开发区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三种方法”改革乡镇管理体制,加速凯里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法—聚焦扩权赋能,破解基层有责无权难题。按照赋权清单自下而上提出方式,指导凯里市结合(街道)实际,紧紧围绕与基层治理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农业、林业、水务、自然资源、民政、社会保障等方面权限,梳理镇街权限事项81项,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84,确保基层有效承接,不断推进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乡镇和街道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试点工作

减法—聚焦基层减负,破解基层考核繁多难题。全面清理市级部门以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方式将工作责任转嫁乡镇的各类事项,经综合分析研判,取消责任状事项23项。建立《凯里市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明确除《凯里市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外,其他确需将市级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行政事务委托或交由镇和街道承担按程序审核批准后,才能交由镇(街道)履行或协助履行不得以部门、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等名义将已明确由自身承担的职责任务交由镇(街道)办理同时建立镇(街道)职责准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镇(街道)职责准入进行审核

除法—聚焦便民服务,破解基层群众办事不便难题。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推行“一门、一窗、一网”政务服务改革。统一设立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向试点镇延伸;统一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全部事”;统一设置“综合窗口”,实行一窗通办,避免群众来回跑、减少群众办事成本;统一连通“贵州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办;统一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

三、“三点发力”挖掘编制资源,助推全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内部挖。对全州中小学在校学生、现有人员编制进行摸底,按照中央规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全州中小学共缺编1800多名。事业编制数总量不变,编制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编又要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黔东南州举全州之力,内部挖潜,盘活存量,除教育、卫生外,把其它领域1100多名空编调剂到中小学,完成了州级和麻江等12个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工作

周边调。针对丹寨县编制缺口小的情况,指导丹寨县打破编制县域管理的阻碍,向黎平县借用事业编制,确保丹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

向上借。针对凯里、三穗和剑河3个县市编制缺口大的情况,向省委编办争取跨区周转编制,经多次测算我州各领域事业编制后,从省级周转事业编制给凯里、三穗、剑河三个县市,补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缺口,有效缓解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紧缺的问题


编辑:本站编辑